作者: 稿源: 每日甘肅網-甘肅日報 2014-03-14 02:21 以道德、情感為紐帶去維護誠信,得到的是最基本、最樸素的誠信;以法律、契約為準繩去保障誠信,得到的是最明確、最有力的誠信。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灰色區域游走在情感與契約之間,模糊著道德和法律的界限。此時,界定誠信、捍衛誠信更需要責任的力量,更需要責任的支持。 今年1月,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(2014—2020年)》,全面推進包括政務誠信、商務誠信、社會誠信等在內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。3月5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進一步強調,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讓失信者寸步難行,讓守信者一路暢通。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,誠信已成為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靈魂和生命線,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行為規范,也是現代商業道德的基石。然而,一段時期以來,誠信危機一度蔓延,一些商人和企業見利忘義、唯利是圖、損人利己、坑蒙拐騙、騙稅走私、做假賬等違背誠信的現象屢見不鮮,結果導致企業發展深陷谷底而不能自拔。其實,企業的責任很簡單,做好自己分內的事,先獨善其身,在此基礎上再兼濟天下。合法經營,誠實勞動,進行技術創新、管理創新,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為自己創造財富。重視勞動安全,保護生態環境,這都是對一個企業內在的責任要求。只有這方面做得好了,再去扶危濟貧,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!把员匦,行必果!逼髽I不能只是空談責任而不作為,不能在失信之后再靠做慈善來挽回。市場經濟中,企業正置身于四面八方的道路,在各種唯利是圖的指路牌中,惟有秉持心中的責任,才能做到不迷惑、不彷徨。 市場經濟以經濟利益為中心,但“君子愛財,取之以道”。要建立真正的誠信市場、誠信中國,企業必須對自己的生產和經營行為負責。不搞短期行為,偷工減料,缺斤少兩,也不坑蒙拐騙,更不搞假冒偽劣,要真材實料,貨真價實和明碼標價。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,明確各自的責任,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,通過承擔責任取得消費者的信任,生產者、經營者各司其職、各負其責,才能形成良好的市場信譽,才能形成和諧的消費環境。能力越大,責任也越大,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,企業要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,要努力搞好自身的發展。只有努力把企業做好,做有道德的企業,才能被國際社會真正認可,進而更迅速地推動社會的長足進步。如果所有企業能將責任奉為圭臬,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。恰如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,風過草俯首。每個企業都守住自己的良心,履行自己的職責,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企業家的使命。 人無信不立,家無信不和,友無信不久,企無信不旺,法無信不威,政無信不治,國無信不穩,世無信不安。唯有責任,讓誠信走出道德和法律的模糊界限;唯有責任,讓國家、企業、個人共同捍衛誠信的尊嚴;唯有責任,讓中國真正成為至誠至信之邦!(薛硯) 甘肅日報社 甘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甘肅省消費者協會 聯合推出 |
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,但我們力求能夠在企業內建立一種不阿諛、不回避;認真對待自己,也誠信對待他人;不守舊、不懼怕風險、在科學的基礎上不斷創新;深信自己于股東員工、于國家社會的責任,并不懈地為此而努力的文化。 |
||
![]() |
|